2020年上半年社会救助工作情况
平顶山市民政局社会救助行业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四次全会精神,在局党组的坚强领导和分管正确领导下,在各县(市、区)和各科室的支持配合下,全力推动行业政策落实,有效提升了困难群众获得感、满意度,全市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了有效保障。
平顶山市民政局2020年上半年社会救助工作情况:一是不断完善措施政策。2020年以来,社会救助系统持续完善各类救助政策,细化救助措施,健全救助机制。出台《平顶山市民政局2020年脱贫攻坚工作要点》,为开展民政行业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出台了《2020年平顶山市农村低保专项治理工作要点》《平顶山市民政局关于落实落细结对帮扶鲁山县实施方案》《平顶山市民政系统落实2019年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河南省问题暨市级平时调研指导发现问题整改方案》进一步明确问题导向,与扶贫办联合下发了《平顶山市社会救助兜底脱贫行动方案》,并进行了专项部署,确保按程序及时将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纳入低保救助范围,做到了应扶尽扶。二是持续提高困难群众补助标准。经市政府同意,会同市财政局、市扶贫办联合下发了《关于提高2020年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财政补助水平及特困人员供养标准的通知》(平民〔2020〕5号),将全市城市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52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570元;农村低保标准由每人每年386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4260元;城市低保财政补助水平由274元提高到了286元;农村低保财政补助水平由166元提高到了178元,全市财政补助水平达到了每人每月187元,高于省定178元标准,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特困人员生活供养标准不得低于当地低保标准的1.3倍。建立特困人员照料护理制度。按照特困人员生活自理能力和服务需求分档制定照料护理标准。目前,各县(市、区)城乡低保资金已按新的标准发放到户,圆满完成了省定任务。三是逐步加大救助力度。疫情期间,严格落实上级关于疫情防控指示精神,落实落细救助政策,及时下放临时救助审批权限,将1000元以下的救助标准下放到乡镇和街道办事处进行审批,同时简化审批手续,可以进行先救助、后补手续,全市困难群众疫情期间基本生活得到了有效保障。2020年上半年,全市共有低保对象11.3万人,其中,城市低保对象2.8万人,农村低保对象8.5万人,农村低保纳入精准扶贫建档立卡3.5万人;特困供养22876人,其中,集中供养2945人,分散供养19931人。累计对困难群众实施临时救助6969人次。共发放资金2.5亿元,其中:低保金1.66亿元,特困供养资金8279.4万元,发放临时救助金467.48万元。四是开展困难群众排查救助工作。疫情期间,市民政局印发了《平顶山市民政局关于在全市开展城镇困难群众排查救助工作的通知》(平民电〔2020〕15号)文件,对市辖区城镇居民及各县(市)城镇居民开展困难群众排查救助工作 ,积极与公安、人社、妇联、残联等部门沟通衔接,形成部门联动。充分发挥县级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协调机制作用,密切跟踪分析疫情对社会救助工作的影响,及时回应群众关切,适时调整完善排查方案,做到全覆盖、无死角、不遗漏。指导县级民政部门组织乡镇(街道)、村(社区)有关人员以及社工、社会组织、志愿者,形成工作合力,积极开展排查工作,通过电话、微信、入户等多种形式,详细排查辖区内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孤儿、孤寡老人、外地滞留人员以及因其他原因造成基本生活困难的群众,全市共排查各类困难群众26万人,排查出需救助困难群众1295人,对排查出需要救助的困难群众,已全部及时纳入救助范围,切实做到了底子清、情况明,确保困难群众排查救助工作不漏一户。五是加强敬老院建设,提高集中供养水平。2019年底转发了《河南省民政厅 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河南省财政厅关于报送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改造提升计划的通知》,针对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的设施条件、设备配置和安全管理,实施为期三年的改造提升工程;2020年底前,根本解决事关安全底线的设施设备问题;2022年底前,按照填平补齐的原则,确保每个县(市、区)至少建有1所以失能、部分失能特困人员专业照护为主的县级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重点增强供养服务设施长期照护功能,2022年底前照护型床位占比不低于50%;所有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的各类安全隐患全部清除,改造提升任务全部完成,特困人员兜底保障能力大幅提升,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农村养老服务兜底保障网络。计划用三年时间新建、改建9家以失能半失能为主的县级特困供养服务机构。2020年上半年,下拨374万福彩公益金用于推进我市2020年敬老院护理床位改造升级项目,2022年底前护理床位数提升至总床位的50%以上,提前完成省定目标。
[打印此页] [关闭本页]